塾堂撷趣
清雍正七年(1729)盛夏。直隶献县景城镇崔尔庄庄东的村塾内。
这是一个观之滑稽令人喷笑的场景:一幅古旧的孔圣人画像下的书案旁,老塾师及孺爱坐在一张快要散架的太师椅里,脑瓜前后一晃一晃地打着瞌睡,左手里的书卷落在地上,右手擎着的长杆旱烟袋锅里早熄了烟火。在他对面的几排书桌后面,二十几个小脑瓜左右晃着,嘴里咿咿呀呀,嘤嘤嗡嗡,却也都闭着眼睛,真担心随时有哪个会一头跌在桌上睡去。
是啊,天气太闷热了!虽然还不到巳时,但太阳却早已火辣辣地悬挂着,一丝儿风也没有,塾堂外那棵老槐树上的几只知了没精打采地哼唧,断断续续,似故意在呼应着塾堂里学童们的诵读,好合成一支乏人的催眠曲。
“哐当!哗啦!”突然几声大响,随即是学童们的满堂哄笑。及孺爱睁眼一看,原来是有个学童果然坚持不住睡着了,跌倒在地上,书桌上的笔墨纸砚扑落了一地。他咳嗽了一声,呷了口茶,高吟道:“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待学童们已经把桌椅整理好,他又呷了口茶,接着说道:“我刚才吟诵的,是宋朝大诗人戴复古《大热五首》里的诗句。这几句说的什么意思呢?说的是天公造此炎热,良有以也!为何?特为陶冶万物成长的。试问,若没有酷暑炎蒸,何得秋日之五谷丰登?读书也是如此,要想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就须耐得住炎蒸寒冻之艰苦,受得了钧陶熔铸之锻炼。尔等可明白否?”
“明白!”学童们齐声唱应。
“好!”及孺爱满意地拈须而笑,一边装上烟袋,点燃吸了几口。“不过呢,今天也是太热了,就是这季节嘛!晨起的时候,这里噼噼啪啪下了一阵大雨,几步之遥的庄里就一滴没落,这就是这个季节才有的车辙雨。于是啊,先生我想了个上联:咫尺时分车辙雨。尔等谁对个下联?”说着,朝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童望去。“小帆,想出来了吗?”
小帆正在凝眉思索。一时满堂寂静,只有老槐树上的知了还在有气无力地吟唱着。小帆转头看看那棵老槐树,突然灵光一闪,喜滋滋站起身来:“先生,我对:纹丝不动树梢风。”
“好!好啊!”及孺爱带头鼓起掌来。“这个对子其实有难度,并不好对,难就难在对‘咫尺’两字的应对。以‘纹丝’来对,妙哉!而更难得处,是所对即景切情,难得啊,难得!”群童困倦顿消,一齐向小帆投来羡慕的目光。及孺爱也来了兴致,又点上一袋烟,说道:“天太热,咱们陶镕呢也不必惜此一时,晌前儿就不做功课了,我给尔等讲个故事吧。”闻言,群童立即一片欢呼雀跃。
待学童们安静下来,及孺爱这才开口道:“说故事嘛,也不算是故事,其实是先生我昨晚做的一个梦,可这个梦很有故事啊,尔等且听我细细道来。话说先生我昨晚多饮了几杯,就睡得早。感觉是才刚刚睡着,就听见嘟嘟的敲门声。大晚上的,有谁来呢?先生我就赶紧穿上衣服,起身去开门。门一打开,你道是谁?”
“谁啊?”学童们齐声唱问。
“呵呵,先生我不认识。”及孺爱再点着一袋烟,续道:“但见来者年际花甲,一袭青衫,头戴黑色幞头,清癯俊朗,几缕须髯,更显得是仙风道骨,飘逸出尘。再一打量,此公竟背负一柄宝剑,手执一把酒壶,真真奇也哉!”说着,呷口茶,抬眼看看群童。群童正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他。
“先生,来者是谁啊?”有的禁不住发问。
“是啊,来者是谁?先生我也纳闷啊!于是先生我就问他啦:‘兄台何许人也?何事深夜造访?’那人也不答话,灌了口酒,就径自走进屋里,大咧咧坐在我的太师椅上。先生我再问,那人醉醺醺道:‘老夫,太白是也!’先生我一听,惊得那酒立时就醒了一半。这就是大诗人谪仙李太白?他怎么会光临老朽的寒舍?未待先生我发问,就听这李太白道:‘老夫悲夫文星零落、风雅凋敝久矣!大唐辉煌灿烂之无继,更待千秋万代乎?老夫不忍坐视。老夫有一宝物,得之者,必文昌光耀,道德文章,何止麾领千秋!然,老夫遍访天下数百载,竟无一合意者可授。’说罢,就又灌起酒来。先生我就激动啦,忍不住就问:‘太白兄,您该不是可意老朽了吧?’李太白就笑了,哈哈大笑,然后对我说:‘先生您博古嗜学,世事从未问闻,特己待人,光明坦白,群推士林之楷模无愧矣。然则,老夫之所欲授,君且自度堪承此重乎?’先生我听了,登时羞得个满面通红啊!就问:‘那么,太白兄何有此之来?’李太白说:‘近者,老夫听闻君之门下诸童子中有个头角峥嵘者,或乃天赋,因之特来一试。’先生我就问:‘如何试法?’李太白说:‘老夫有诗文一首,诗文所道的,即此宝物。明日君可示之于诸童子,猜中者,即得此宝物者。’”
说到此处,及孺爱故意停顿下来,再燃上一锅烟,巡视群童。群童一个个屏息瞪眼,有的甚至站起身来。
及孺爱也缓缓站起身,一步步走向群童,继续说道:“尔等仔细听好,我就要说李太白的诗文了。他诗文写的,就是这个宝物;谁猜中了是什么,这个宝物就属于谁了,自然,猜中者也因此会成为麾领文坛千秋的领袖!”随即,他便一字字曼声吟诵起来:
细长身子花白头,总因劳作黑了头。
直到忙得秃了头,生涯才算到了头。
“哈哈哈哈,这李太白准是喝多了,作这俗里俗气的四头诗!”未待及孺爱下文,小帆就尖声尖气地嬉笑起来。
“大胆!”及孺爱扭头瞪视,斥责道:“鼓噪什么?尔倒把谜底说来听听!”
小帆站起身,昂然道:“先生,谜底在老和尚的头上。弟子不才,且替李太白再写一首,也咏这个宝物如何?”
及孺爱满面春风,全是爱意。笑吟吟说道:“好啊,快吟来听听!”
小帆背起双手,摇头晃脑地吟道:
闲处安然立,忙时埋下头。
不教传我手,谁可续春秋!
顿时,满堂的喝彩与掌声。
及孺爱眼睛湿润了。半晌,他才缓步踱到小帆面前,抚着他的头道:“小帆啊,为师一襟抱负未展,看来,将来可代为师施为的,定是小帆你啦!”
及孺爱语重心长的一席话,竟还真的成了谶语。一年后,小帆参加童子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神童’绰号;乾隆八年(1743)八月又参加科试,获第一名;十二年(1747)再应顺天府乡试,以第一名解元夺魁;经历了一系列变故后,十九年(1754)参加正科会试,考了第二十二名,会试后钦点为二甲第四。之后他一路青云直上,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更荣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是的,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纪昀纪晓岚。纪晓岚虽难膺千秋文坛领袖之誉,但称之一代宗师还是良不为过的。这个故事亦属作者之杜撰,诸位一哂之余,道出宝物为何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