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四春的灯谜,暗示了她们原应叹息的结局
贾政一直是以严肃的大家长的状态出现的,故而他出现在热闹的元宵晚宴上时,宝玉自然是不敢说话的,湘云一时也不敢恣意说笑,黛玉是不愿在热闹场合多言,宝钗是一直不肯多言,所以虽然人多挤满了一桌子,场面却冷清了下来。贾母自然明白众人的心思,便也催着贾政赶紧离开,好让这些孩子能少些约束尽情玩笑。贾政却说: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大设春灯雅谜,故也备了彩礼酒席,特来入会。何疼孙子孙女之心,便不略赐以儿子半点?贾政原来也是个如同宝玉一般喜爱玩闹的少年,如今却自己将自己一点点土封泥塑了起来,也使得众人不能近身。
贾母见他说得可怜,便出了一个谜语给他猜: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语言形象俏皮,答案也是当时比较珍稀的水果荔枝,可见贾母年轻的心态和优渥的生活条件。贾政自然猜得到,却故意说错罚了许多东西,贾政虽然严厉但并不是古板不近人情之人。接着贾政也出了一个谜语: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此物是砚台,方方正正。贾母的谜语后有一脂批: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猴子身轻却可以站在树梢登高望远,但一旦大树轰然倒塌,猴子只能重新落回地面,再去寻找可以庇护之所。
贾政便接着去看孩子们的灯谜,此时才知道元春的灯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元春的灯谜并不难猜,乃是爆竹。轰轰烈烈声势浩大,却转眼间粉身碎骨,爆竹是作者对元春未来结局的暗示。第五回中元春的判词: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元春的境遇是四春之中最好的,但最终不过一梦。《恨无常》中又唱道: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元春最终是个客死他乡的悲凉结局。
迎春的灯谜是: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谜底是算盘。迎春虽然一直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并不和人计较的处事原则,但有些算计是躲也躲不掉的。迎春的结局是非常明确的,被亲爹贾赦嫁给了孙绍祖,孙家骂贾赦不还五千两银子,活生生把迎春折磨致死。温柔沉默的迎春还是在如花似玉的年纪,以一种凄惨的方式死去了。
探春的灯谜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谜底是风筝。古代放风筝最后是要剪断风筝线,使风筝飞走的。即便是交通和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劝姑娘不要远嫁的声音比比皆是,而远嫁被欺负的例子更是层出不穷。有读者抱着美好的期望,觉得探春远嫁可以远离原生家庭,去实现立一番事业的梦想。可在当时的环境中,嫁人并不是事业。即便强势如凤姐,和贾琏说话时也会多次强调王家的威势。而远离了原生家庭的探春只会彻底变成无依无靠的浮萍,只求别遇上个孙绍祖那样的混账人,如何还能奢望获得一番全新的生活。
惜春的灯谜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谜底是佛前的海灯。总有人觉得出家是解脱,但其实在《红楼梦》的世界里,佛门和道门都不是清净之地,里面的和尚道士尼姑,也都是红尘中的俗人,甚至于干着帮忙仗势欺人的勾当,也都并非什么超脱俗世的高人。惜春入了佛门并不是解脱,是求不得心中的大光明的。脂批说: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金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惜春入佛门后只能食不果腹,只是不知她所求的性中自有大光明是否能够实现。
贾政心内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心内愈思愈闷。
贾政是《红楼梦》中担忧过家族未来的长辈,他从这热闹的元宵家宴中察觉到了繁华背后隐隐的悲音,四个女孩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正应了原应叹息之句,少女的美好韶华如同春天一般短暂,春去之后每个人都将走向自己命定的悲剧。
图片来自花瓣网,侵删红楼梦
更多文章请关注:闲读消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