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体字谜,让灯谜重接地气的谜语
摘要:
本文从当今灯谜脱离群众的乱象,透视灯谜面临的危机,指出谜语中的歌谣体字谜,占据谜语与灯谜之间的要冲,拥有独特的艺术优势和生命力,可以被灯谜借鉴发挥,作为挽回颓势的一支强心剂,并就该类字谜的主要手法援引谜例、逐一阐述,分析优势不足,点明发展前景。
关键词:谜语、字谜、歌谣体、去粗取精、提炼升华
注:
1、本文中的谜语专指民间谜语,灯谜则为文人灯谜;
2、无法查实作者的谜语,写明收录的书名,或者标注佚名;
3、无法查证发表时间的谜,尽量注明朝代或空缺不标;
赖以拄其间
----歌谣体字谜,让灯谜重接地气的谜语
文/济南周昕
一年一度的华清杯硝烟散尽,放眼看去,强扭的断读、冷僻的成句、冗长的谜目、生造的底材依然大行其道,回避多底的标注笔划仍旧粉墨登场。当大赛猜谜从享受变成了啃骨头、做选择题,当赛后拍砖大餐都已提不起兴趣,当周围玩谜的圈子越来越小,当各地谜人老龄化益发严重……面对着充斥各种新旧媒体、甚至在央视频频上镜的天鹅谜、博彩谜、太品谜等各种伪灯谜,不禁要千万次地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灯谜?!
毋庸置疑,近20年来,网络大小谜事、会猜从当初的BBS论坛、网站聊天室,到QQ群,再到手机APP和微信群、公众号,一直非常热闹;地方上,尤其一些传统灯谜大省的现场展猜、赛事比较频繁,灯谜进学校也风头正劲;卫视和央视连续举办了好几季较正规的全国性灯谜、谜语大会,不少市县的灯谜入选非遗,这一切看起来很美,不少谜人不由惊叹:灯谜的春天到了!!
灯谜的春天真的到了吗?笔者对此持否定态度。灯谜的春天曾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贫乏的娱乐活动,促成了那时期灯谜前所未有的辉煌。如今,在电影电视、游戏电玩、互联网络、灯红酒绿等多重诱惑的轮番冲击下,能沉下心来读书的年轻人已不多,更别提投身需要大量知识积累的灯谜,谜界青黄不接是普遍现象——网上线下活跃的谜人,加在一起顶多千余,这与当年近34万人参与首届中华杯的猜射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说,灯谜的第二春并没有来到。
那么,灯谜的春天还会远吗?
事实上,从八百年前,谜语和灯谜两条腿走路新格局出现的那一刻起,谜语和灯谜一直是同步发展,互为促进的,在不断追求扣合的严谨、逐渐摒弃拖沓的面句、有效丰富谜材的范围、大力拓宽谜路的种类后,灯谜在谜语的基础上,升华成各层次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近年来,伴随着盲目的求新求变和造目造底,灯谜尤其是网络灯谜已走进了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尖,沦落为一小撮人摆弄的纯文字游戏。
笔者认为,要想让灯谜恢复原有的人气,除了继续加大灯谜普及工作之外,更需要广大谜友放低身段,向一直拥有较高人气的来自民间的谜语取取经:为什么古往今来,山南海北的男女老少,从文人学士到村夫野老,无不对谜语拥有或多或少的兴趣?为什么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等谜语世代相传、妇孺皆知?同时,也要认真思考:为什么表情猜国名、图形猜成语风靡网络?为什么完全不合规范的伪灯谜肆虐横行?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通俗风趣,易记上口!
眼下很多谜面,翻烂典籍,查遍网络,尚不能知其面意,即便通过搜索勉强猜出,亦早已无谜趣可言,又怎能指望普通民众领悟接受?!本身有趣味,才会引发兴趣,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雅俗共赏,而最直接的检验方式就是能否让人入耳即记、过目不忘,很多广为人知的谜语就具备这个特点。谜语中,绝大多数都是事物谜,非常适合开启孩子智力,所以通常会被视作儿童谜语(尽管其中有太多超越儿童范畴的民间谜语),成年后自然很少会在同龄人之间猜射、传播、探讨这类谜语,否则会被视作幼稚,于是,一大拨具有潜力的爱谜之人,失去了转型成为谜人的好时机,这也正是谜人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的很重要原因!
谜语,始终扎根土壤,娱乐大众;而灯谜,经过这些年谜人们不断地努力,到现在,基本上已是飘忽天际、小众自赏的孤芳。一在平地一在天,眼瞅着这天地之间的距离还在日益加大,如何让高高在上的灯谜重返人间,成为众多有识谜人的共同心愿。
众所周知,谜语与灯谜有一项交集,那就是字谜。字谜在谜语中占比不多,布面口语化,以歌谣体居多,通常2句以上,金小曼在其《歌谣体字谜》一文中提及此类字谜由于富于形象性,具有歌谣的节奏和韵律,因而读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传诵。歌谣与字谜的结合,予字谜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并认为歌谣体字谜反复回环,可同时采用会意、增损离合、象形等多种制谜手法,犹如百味香,制出来的谜也就更加有味道。而猜射时,又犹如转身于庐山之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扑朔迷离,但却以不同的角度进行暗示,从而展现了全貌。这样猜射者只要突破任意一点,就可迅速扩大战果,拨云见日,一举而攻克之。
笔者近年来一直关注网络与地方谜风的演化动态,觉得谜语中的这类歌谣体字谜,如果运用得当,是可以作为挽回灯谜颓势的一支强心剂!当然,需要在吸收此类谜语工于刻画、俗中见趣等优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造,以使较长的谜面做到字字紧扣,全无闲文剩义。
历史上有很多歌谣体字谜流传下来,近几十年来,也有不少谜人沿用这种谜语手法编制字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王仿曾在《中国谜语大全》中总结了字谜十体,随后又在《谜语之谜》字谜表现手法的发展里升级为十一法。笔者据此作适当的筛选,择配古今谜例,指明手法的优点缺憾和发展前景。
1、会意法
吴直雄《中国谜语概论》认为汉字的构造是十分特殊的,它大致可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个大类,它有着方块式的结构,具有一字多音,一词多义等特点。字谜就是根据汉字的这些特殊结构、特点,通过对某一具体的字的形体组合、偏旁部首、字与字的搭配、各部分形态功用加以分析、描绘,或是将其予以释义、别解、替代、用典等,以此多种形式去表现谜底。会意法谜语即是典型的体现:
鲜字,由鱼、羊两个特点鲜明的动物构成,是浑然天成的会意法字谜佳材:
一个有头无角,一个有头有角;一个上山就死,一个入水不活;腥膻之气,合而为一;鳞羽之族,分而难剖/李开先《诗禅》(明代)
一个江湖游耍,一个山坡唱词。作事無头無尾,多应未得其时/又一村居士《灯谜偶存》/(清代,鮮)
半边有毛半边无,半边腥来半边臊,半边水里常居住,半边山上吃青草/朱雨尊《民间谜语全集》(1935年,影印本)
半边有毛半边光,半边味美半边香,半边坡上吃青草,半边身在水中藏/白雁《谜歌》(1962年)
半边生鳞不生角,半边生角不生鳞,半边离水活不得,半边落水难活命/王仿《中国谜语大全》(1983年)
数百年来,此谜还有多个版本,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将鲜字或分或合,刻画了两种动物的特性,提示了两字或本字的含义。乍看之下,深感有趣,读得多了,颇觉重复。今人另辟蹊径,会意之外,佐以象形:
两条鱼,味道美,一条吃完只剩刺,一条未动放旁边/郑裕国(2012年)
类似的多版本字谜还有不少,列举较典型的如下:
骚。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跳,一个跑;一个吃人,一个吃草/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灯谜》、梁章钜《归田琐记,近人杂谜》(清代)
聒。左边只管听,右边只管说,碰在一起,闹成一片/《灯谜集》(1957年)
破。一面硬,一面软,硬的砌屋,软的做鞋/陈金霖等《谜语》第五辑(1958年)
泵。上面是固体,下面是液体,重的浮上面,轻的沉在底/《大家都来猜(谜语)》(1980年)
嫂。一个姑娘,一个老汉,俩从一起,给哥做伴/《谜语集》(1980年)
秋。一边绿,一边红;一边喜雨,一边喜风;喜风的怕水,喜雨的怕虫/宋子牛
上世纪末,多位名家重拾此法,造就一些佳作问世:
仆。我是一个人,象个连体人,细看不相连,并排两个人;左边是个人,不是正派人,右边象个人,是个算命人;两人靠一起,本是一家人,女的服侍人,男的领导人!/汪永生(1995年)
脚。左一伙外露胆怯,右一伙也有退意。中间只有一个去,走的时候撞着地/赵旭晟(2000年之前)
相。哥俩同在照片中,模样有别声音同,一个反应不灵敏,一个眼睛亮晶晶/叶国泉(2015年)
优点缺憾:趣则趣矣,较为浅显,面句太随意,容易暗合,适合幼儿识字、启智。
发展前景:发现合适底材,需配合其它手法,才可提升档次,做到与时俱进。
2、离合法
作为灯谜最常用的另一主要手法,离合法利用汉字字形结构复杂,字中有字的特点,进行分解离析,然后重新组合。此手法在谜语中虽然不多,却不乏出彩的佳作,最出名的如折字:
断一半,接一半,接起来,还是断/张荣铭
此谜因为太经典,因此被大量谜语、灯谜书籍收录,有的还更改了谜面:
断半边,接半边,接起来,还是断/邢淑贤《谜语选粹》(1982年)
另有致敬的作品:
继。断一半,续一半;接起来,还不断/侯印
近年来不错的离合法谜语还有:
男。要说难,并不难,别落后,走在前/雷鸿仁(2014年)
扣。搞噱头,先捞足,提前下台被拘留/乔北海(2014年)
优点缺憾:琅琅上口,过目成诵。多数作品扣合不错,但太过文雅,难以普及。
发展前景:手法上需要多重扣合避免单调,形式上四句为佳,倚仗深厚的功底,才能做到俗而不陋。
3、包含法
亦称为同形法。制谜者巧妙地将一个独体字甚至一个笔划,以部件的形式隐藏在谜面的某几个字、或绝大部分字中,猜射者需擦亮慧眼,认真甄别:
、字:
寒则重重迭迭,热则四散分流,四个在縣,三个在州,村里不见在村里,市头不见在市头/周密《齐东野语,隐语》(宋代)
寒则重重迭迭,热则四散分流,兄弟四人下縣,三人入州,在村里只在村里,在市头只在市头/庄季裕《鸡肋编》(宋代)
寒则重重迭迭,热则四散分流,四个在縣,三个在州,在村里只在村里,在市头只在市头/冯梦龙《山中一夕话,谜语》、《黄山谜》(明代)
上面这则王安石的谜语,可视作包含法之滥觞,为历代援引、修改,钱南扬《谜史》、吴仁泰《古谜集萃》也都提及。
口字:
唐虞有,尧舜无;商周有,汤武无;古文有,今文无/陈眉公《精辑时兴雅谜》(明代)
此谜十分经典,冯梦龙《山中一夕话,谜语》、嗤嗤子《增订一夕话新集》、钱德苍《解人颐广集,消闷集》等等均有收录,也引来后世诸多效仿者,其中精品有:
甜咸苦辣,各味俱备/费之雄
合格商品店中有,伪劣假货市场无/舒放
也有值得商榷的谜作,比如并非从单字、而是从词组中寻找同形部分:
落叶有,陈芝麻无;天边一点有,飞翔之翼无;老马哥有,你的样子无;朝兰泣露有,十二月水无/陈诚权
语文有,数学无,政治里有,生物里无,英语里也有,物理中却无/方宏青
月字:
肩上有,背上有,胸上有,腿上脚上都有。头上无,面上无,耳上目上无,手上指上俱无/冯梦龙《山中一夕话·谜语》
头上无,脚上有,身上无,肚里有,无就无,有就有/佚名(2015年《中国灯谜大会》总决赛用题)
唐宋没有隋朝有,金元没有明清有/叶国泉(2015年)
脚上有手上没有,肚里有嘴里没有,胸中有头上没有,有也有,没有也有/张宪英(2016)
梅堰无,平望有,松陵无,青云有,桃源无,太湖有/聂大林(2017)
以上谜作多数面含有、无,因此亦被称作有无谜。还有一些较典型的包含法作品:
夕。夜间有,白日没;梦里有,醒来没;死时有,活时没;多则有两个,少则没一个/李开先《诗禅》(明代)
土。走在上边,坐在下边,挂在右边,埋在左边/陈金霖等《谜语》第五辑(1958年)
力。加劲劳动,个个有份/《灯谜集锦》第一辑(1958年)
弓。论刚强它有,论软弱它有,论紧张它有,论松弛它有/《课外活动资料(谜语专辑)》(1974年)
也。你没有,他有;天没有,地有;河没有,池有/佚名
优点缺憾:应景即兴佳品,活跃气氛良材,有一定的迷惑性和较强的趣味性,但一旦被看穿手法,就显得过于简单。
发展前景:适合群众性质的现场展猜,若要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需要象以下三谜那样进行深挖、再创造:
不同的是尴尬,相同的是落寞(蔬菜)芥蓝/黄远新(2014年)
如要赶超,存异求同(三字民歌)走西口/张强(2017年)
这两条谜底虽然不是单字,却是在吸取诸如个个参加运动会(字)云/苏纳戈、峰峦峻峭岂相同(字)山/汪德亨等等寻找相同点的前辈佳作精华之余,作了反其道而行之的升级——寻找不同点!为字谜的求变另辟了蹊径。
昌。昆明有,成都无;唱歌有,跳舞无;繁荣有,衰败无;这个字,猜两日/王世全(2017年)
作为云南文虎公众号的擂谜,较之传统手法有了两个变化:一是打破了独体字的框框,二是增加了会意的扣合。
4、双关法
也称别解法。抓住汉字一字多义的特性,不动声色地利用谜面上个别词语的一语双关,来制造歧义,便是此种手法。破解的关键,在于找出这个关键字或词。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
孕。先写了一撇,后写了一划/田汝成《委巷丛谈》(明代)
再如:
禹。一个异虫,露头藏尾,头有千头,尾有萬尾/咄咄夫《又一夕话,续雅谜》(清代)
版本超多的,则为被周效璘称为最俗恶者的一字谜:
上不在上,下不在下,不可在上,止宜在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明代)
不可在上,豈宜在下,上不在上,下不在下/李开先《诗禅》(明代)
上不在上,下不在下,不可在上,且宜在下/咄咄夫《一夕话,雅谜》(清代)
上不在上,下不在下,不可在上,豈宜在下/周效璘《慧觀室謎話》(1931年)
上不在上,下不在下,天没它大,人有它大/朱雨尊《民间谜语全集》(1935年,影印本)
上不上,下不下,下在上,上在下/《灯谜集》(1957年)
不再上边,且在下边,正在两头,卡在中间/佚名
生在下头,不在上头,正在两头,卡在中间/佚名
后来间或有佳作出现:
肴。有意见,提意见,莫讥讽,须团结/王文来
丸。一字九点,只写三笔,不管大小,都是圆的/陈道平(2016年)
优点缺憾:灯谜中常见的别解,在谜语中却是凤毛麟角,创作起来似易实难。
发展前景:以灯谜的思维,掺杂谜语的形式,若不能象下面二则那样与时俱进,则前景堪忧:
牛。进取一生,开拓一生,终其一生,奉献一生/郭少敏
戋。竹制便笺,红边划线,镀金嵌钱,水平浅显/一生平安(2015年)
5、增损法
跟灯谜常见的方位、残字、半字等增损手法不同,谜语中的增损法有几种表现,整体增损(与包含法相反)的如:
一。有人则大矣,有土则王矣/朱雨尊《民间谜语全集》(1935年,影印本)
固。有水反而干枯,有人还是孤单/陈金霖等《谜语》第五辑(1958年)
尧。见火就燃烧,有水才能浇,要想跷脚没有脚,添上翅膀往上翘/《灯谜集锦》第一辑(1958年)
登。遇水则清,遇火则明/佚名
也。有土能种米麦,有水可养鱼虾,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能行天下/佚名
对局部进行增损:
盲。有心记不住,有眼看不见/《灯谜集锦》第一辑(1958年)
珉。不够民主,有点民主/佚名
近年来,灯谜文化节或央视谜语大会也有此类作品,比如羊字:
有水波澜浩瀚,有火商店门关,有木恕不出售,有气活力有加/黄建平(2015年)
水聚方成大海,气足才能呼吸,植木可观其貌,食鱼始知味妙/崔永凯(2015年)
优点缺憾:如解方程,一击必中;虽易传诵,仅宜学童。
发展前景:除非找到极佳的底材,并配以生动的谜面,否则难有发展。
6、合用法
此手法由来已久,将底字的笔划进行重叠,最早出现的是用字,母谜为:
一月复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六口共一室,两口不团圆/周密《齐东野语,隐语》(宋代)
子谜很多,诸如:
三山自三山,山山皆倒悬;一月复一月,月月还相连;左右排双羽,纵横列二川;合家都六口,两口不团圆/李冶《敬斋古今黈》(元代)
重山复重山,重山向下悬;明月复明月,明月在两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共六口,两口不团圆/李开先《诗禅》(明代)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两月共六口,两口不团圆/徐文长《逸稿卷之二十四,灯谜》(明代)
田字:
四山纵横,两日绸缪,富是他起肚脚 ,累是他起头/徐文长《逸稿卷之二十四,灯谜》(明代)
山势回环均对拱,纵横阡陌悉沟通/谢会心(民国)
将底字的字素进行合用,如赏字,亦有多版谜作:
生员与和尚口角,和尚不成和尚,生员不成生员/咄咄夫《一夕话,雅谜》(清代)
儒释本相连,只因争口不周全,释家道和尚,儒家道生员/咄咄夫《又一夕话,续雅谜》(清代)
一半儿似僧,一半儿似官,杀的杀,走的走,分明是那兄和弟/王文濡《春谜大观》(1917年)
解放后比较出名是这则:
彬。去掉左边是树,去掉右边是树,去掉中间是树,去掉两边还是树/佚名
优点缺憾:扑朔迷离,似非而是!闲字过多,是其不足。
发展前景:优良的底材,虽然可遇不可求,但笔者觉得这是字谜健康发展的一条终南捷径,从下面这谜就可以得到验证:
容。山上有洞,洞下有山,山洞相连,顿见新颜/佚名
7、象形法
这是一种将字比物的创作手法,就笔划、部首甚至符号进行象形描摹,在谜语中占较大比重,历来佳作纷呈,人物象形,如各版雷同的卜字:
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个葫芦,晓得阴阳之气/陈眉公《精辑时兴雅谜》(明代)
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着一个葫芦,倒有些阴阳之气/冯梦龙《山中一夕话,谜语》《黄山谜》(明代)
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个葫芦,便知阴阳之理/钱德苍《解人颐广集,消闷集》(清代)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有个葫芦,倒知阴阳之理/王文濡《春谜大观》(1917年)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足之地,腰间挂个葫芦,但知阴阳之理/朱雨尊《民间谜语全集》(1935年,影印本)
类似的还有火字:
我有一家奴,身背两葫芦,喜的是杨柳木,怕的是洞庭湖/陈眉公《精辑时兴雅谜》(明代)
我有一家奴,身挂两葫芦,喜的是杨柳木,怕的是洞庭湖/冯梦龙《山中一夕话,谜语》(明代)
南方有一人,身背两葫芦,喜的是杨柳木,怕的是洞庭湖/钱德苍《解人颐广集,消闷集》(清代)
南方有一人,身背两葫芦,爱的是山上木,怕的是洞庭湖/朱雨尊《民间谜语全集》(1935年,影印本)
再如:
買。两只眼睛,一横一竖,两条眉毛,颠来倒去/朱雨尊《民间谜语全集》(1935年,影印本)
价。一人右边踩高跷,一人左边立着瞧/《灯谜集锦》第一辑(1958年)
绘事象形的,心字从古做到今:
一钩三个虫,一个落钩中,一个飞向西,一个飞向东/朱雨尊《民间谜语全集》(1935年,影印本)
一口锅,炒黄豆,一粒在里边,两粒在外头/《谜语集》(1980年)
小水瓢舀米虾,舀了一个跑掉俩/杨德铭(2002年收录)
三只鸟儿一个窝,两只窝边转,一只飞进窝/陆建堡(2014年收录)
过目难忘的还有:
小。一根棍子地上敲,两只跳蚤左右跳/佚名
必。一只广锅炒黄豆,铲穿锅子不会漏/朱雨尊《民间谜语全集》(1935年,影印本)
六。两只蚂蚁抬根棍,一只蚂蚁棍上捆/陈金霖等《谜语》第五辑(1958年)
蕊。一字真古怪,头上用草盖,九粒好豆子,三根豆芽菜/白雁《谜歌》(1962年)
幻。三人一块凑,埋头练踢球。二人倒地铲,一人用脚勾/刘连舫
曾。四只鸽儿四间笼,两间笼满两间空/佚名
进入新世纪后,此种手法得到了有效继承与充分发展,谜人们,尤其是网络谜人,发挥想象,脑洞大开:
保。看那呆人:方脸,一字肩,身如麻杆,双臂外张,旁边立个月牙铲,铲头还是歪的/李迁(2002年)
隶。一叉平放,一钩低垂,四鱼游至,逮之而去/笔者(2004年)
囧。蹙眉望去,那方形隧道,从这头入口能望到那头出口/苏颖(2009年)
离。搭起灶台,架起火柴,放上深锅,撑开支架,盖上锅盖,有意走开/赖兴(2011年)
带。高脚桌面铺台布,一根烤串摆上头/笔者(2013年)
雨。好大个钉儿,钉入方桌儿,掉下些屑儿/凤凰于飞(2007年)
安。头戴乌纱帽,翘起二郎脚。整日混宴会,案发下去了/周跃建(2014年)
正。先放朝上的T,再放朝右的T,最后把I横放/李梓煜(2014年)
卧。糖果盒,右裂开,里面五格全空着,一颗糖果掉出来/熊辉(2014年)
优点缺憾:生动有趣,画面感极强。象与不象之间的分寸较难把握,能否得到广泛认可才是关键。
发展前景:作为永不过时的创作手法,只要善于观察,挖掘合适的底材,象形法的发展是坦途一片!
8、假借法
此法与象形法全部象形的区别在于,将底字的部分字素实用,而对其余部分进行类似象形的假借,吕惠卿回复王安石之谜,便是较早一例:
日。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周密《齐东野语,隐语》(宋代)
比较典型的谜作如:
東。将日本捻扁,搓长,穿骨,抽筋/江峰青《莲廊雅集》(清代)
逗。一只小帆船,载着一颗豆,也不望前行,也不望后走/朱雨尊《民间谜语全集》(1935年,影印本)
患。一枪戳穿两口,幸亏未入心中/陈金霖等《谜语》第五辑(1958年)
养。一头小羊,没有尾巴,两条腿直,两条腿弯/陈金霖等《谜语》第五辑(1958年)
实。头戴一顶帽,忠诚又可靠/佚名
囚。小屋四四方,不见门和窗,有人犯了法,把他往里装/王德海
也有完全假借的佳构:
坟。添个小数点,加减乘除全/汪寿林
优点缺憾:虚实混杂,有迷惑性,但也是柄双刃剑,做到通顺成文,面意连贯不容易。
发展前景:相当于灯谜中的断气或杂糅,可以吸引入门级的谜友,不宜大力推广。
除去以上八种常用手法,还有并合法、移补法、类比法等等,因为很少沿用,几无发展的迹象,故不再赘述。此外,综合使用上述多种手法的谜作颇受好评,笔者亦较为推崇:
殊。一夜能走红,与众皆不同。晏同叔扬名,书声贯耳中/陈振凡
乙。听听像一,看看似二;不是第一,却是第二/席伟
飨。农家饭菜,款待宾朋;听听音响,细细品味/任焕长(2002年)
贱。听见声腔,看见贼样,贪钱头断,卑鄙形象/林建兴(2014年)
当今社会,在现场展猜纷纷用手机查网、网络谜界矫揉造作的虚假繁荣下,灯谜走向衰亡绝不是耸人听闻。额手称庆的是,全国灯谜创作联谊赛、素华杯、‘长安文虎杯’全国谜语创作征集大赛等越来越多要求自撰谜面、甚至纯谜语创作的比赛出现,竭力将灯谜引向正确的轨道。正因如此,笔者通过对上面八种主要手法的解析与点评,真诚地希望有更多的谜友积极参与、热心创作,全面吸收歌谣体字谜的精华,并进行提炼改造,使其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谜欲堕、赖以拄其间的支撑作用,扶灯谜大厦于将倾, 挽谜海狂澜于欲倒!
2017年8月
于添灯钓诗楼
引用:
任敦新《中华谜歌大观》(字谜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载金小曼《歌谣体字谜》一文
吴直雄《中国谜语概论》,巴蜀书社,1989年11月第1版,第十一章谜语的种类及其基本内容(中)三、字谜
王仿,《中国谜语大全》,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
王仿《谜语之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
高伯瑜等《中华谜书集成》第一册,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年5月第1次版(平)
钱南扬《谜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朱雨尊《民间谜语全集》,上海文艺出版社根据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影印,1990年10月,字谜
白雁《谜歌》,湖南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版
《灯谜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57年7月第1版,字
陈金霖等《谜语》第五辑,吉林人民出版社,1958年6月第1版
本社编《大家都来猜(谜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
《谜语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
邢淑贤《谜语选粹》,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字谜
钱南扬《谜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吴仁泰《古谜集萃》,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谭达先《中国民间谜语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6月初版
《灯谜集锦》第一辑,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年11月,第1版,字类
课外活动资料(谜语专辑)1974年4月,武汉市青少年宫编印
吴直雄《古今诗谜百首欣赏》,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陆滋源《中华灯谜研究》,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精)
高伯瑜等《中华谜书集成》第三册,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精)
高伯瑜等《中华谜书集成》第二册,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