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文学歇后语,八月清明节歇后语
八月清明节歇后语
清明节并不在八月,清明节节日时间:公历4月4或5或6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的谚语都有什么?
1, 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这个谚语出自清人王有光的《吴下谚语》卷二。它的意思是说,到了清明,春这个季节已经过了一半,夏天在逐渐的来到,棉被、裤需要拆洗了,让太阳晒掉里面一个冬天的阴气。春天是个很让人困顿的季节,很容易使人养成娇惰的性情,这些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晏安鸩毒”,不振作起来是成不了大器的,到老也没什么出息。2, 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出自清人潘荣升《帝京岁时纪胜》。到了清明的这一天,人人都会佩戴新折的柳条出门踏青、扫墓。妇女们会把这些柳条插在头发上,而男人们又总是把柳戴在衣襟上或用柳圈戴在头上,唐玄宗曾经说过这一天戴柳“可免虿毒”。这个谚语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当时没有一个人不配戴的柳条的,因为不配戴,来生是要变成黄狗的,很戏谑的说明了事实。3,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这条谚语与上一条意思相近,但有点儿雅了,像是经过了文人的改造,所以在一些著作中流传更广,出于明代田汝成的《熙朝乐事》,清明这一天,谁要是不戴柳的话,小孩子也会变成老头了。如在清人顾铁卿的《清嘉录》卷三,“三月,插杨柳”条目下,这条言语被增加了一个字,成了“清明不戴杨柳,红颜成皓首”。4, 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出自清人李光庭的《乡言解颐》,李光庭这样解释,他说,清明前后半月,吴俗都有“标插坟墓”的习俗,用纸钱配挂在上面,称为“寓钱”。它既不是金的也不是铜的,为什么却称为金钱、铜钱呢,这主要是用来表达哀思者的孝心。挂在清明之前,说明孝思深厚是最可珍贵的,其钱虽不是真的金钱却胜似金钱;挂在清明之后,说明孝薄而不值得提倡,这钱不是金的而是铜的了。明代的徐光启在其《农政全书》里引用了有关清明的三点谚语:5,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这条在卷十一“农事,占候”条目下。徐光启说道,二月最怕夜雨,如果晚上是晴的,即使雨多,也没有什么妨碍,如果有十个夜晚以上下雨,乡下人都会叫苦连天了。初四下雨,叫做春水。初八前后,一定有风雨。因此他引用了这条谚语,意在说明天气的自然规律,天气是逐渐暖和起来了。这条谚语还出现在清人梁章钜的《农候杂占》、明人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荟》里。6, 清明晒得杨柳枯,十只粪缸九只浮。7, 清明无雨少黄梅。这条谚语,在梁章钜的《农候杂占》里给改动了一个字,“少”换成了“旱”。是说如果清明的前一天寒食的时候下雨的话,那么“必多梅雨”,这是农民们熟悉的一个气象谚语。8,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出自梁章钜的《农候杂占》,他注为“闽谚”,由这条谚语可以看到,在农历四月份之前大都是很寒冷的,所谓“春寒”,此之谓也。9, 清明嫁九娘,一去不还乡。出自清人翟灏的《通俗编》卷三“时序”条下。他在里面引用了田汝成《游览志余》里的一个说明,说是把这条谚语写好后,贴在堂屋前面的柱子上,到了夏天就不会有“青虫扑灯之忧”。呵呵,一个美好而幽默的想法罢了。10, 清明螺,抵只鹅。出自清人范寅《越谚》卷上。很好理解,是说螺蛳是随着季节而长大的,到了清明是最肥的时候。并不是说真的与鹅一般大,只是个比喻而已。要做一下说明的是,这里的“螺”,不是田螺,是螺蛳。好了,还有许多有关清明的谚语,比如:“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等,都很有意思,留待以后再说吧。
关于清明节谚语有哪些
关于清明节的谚语:1、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2、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3、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4、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5、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6、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7、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8、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9、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10、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11、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12、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13、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14、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15、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16、三月里来是清明,一场雨来一场风。
转载请注明出处百年教育网»清明的文学歇后语,八月清明节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