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海龟汤题目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猜谜语 > 正文

猜谜语

舟山民间流传的贝壳类谜语

haiguitang2022-11-16猜谜语385
流传于舟山民间的贝壳类谜语,充盈着神秘诱人的海洋文化气息,透着浓郁的海岛风味特色,散发着浓浓的海趣味的馨香。现撷取几则,共同欣赏。泥螺谜语海边出生小

流传于舟山民间的贝壳类谜语,充盈着神秘诱人的海洋文化气息,透着浓郁的海岛风味特色,散发着浓浓的海趣味的馨香。现撷取几则,共同欣赏。

泥螺谜语

海边出生小歪郎,穿件衣裳半边歪,爹娘想叫其流血,其偏偏要流粘潺(涎)。(猜一海洋生物)

谜底:泥螺

伴随潮汐起落海边出生,海里成长的海味珍品——泥螺,极具灵性。涨潮潮水淹来时,近海浅水滩上的这些小精灵,会迅速地将肥白的身子埋进泥沙里,当潮水刚刚退去,一粒粒又悄无声息浮了上来。泥螺又称黄泥螺、土铁、麦螺、梅螺、土螺等,是潮间带底栖匍匐动物。

泥螺,遍布于舟山各港湾滩涂泥沙中,品质上好的定海马目泥螺,名扬四方。

民间传说,清代文学家郑板桥到一地为官,地方官为他接风洗尘。筵席一开始,桌上每人面前放一个馒头。坐在上席的郑板桥,顺手用筷子夹来咬上一口。这几个官员看了郑大人的举动,愣了一下,互相递了个眼色,继而发笑偷着乐,一个个拿起馒头擦筷子,然后把擦过筷子的馒头放回原处。原来这馒头竟是用来擦筷子的,这让郑板桥非常难堪和气愤。目睹这些权贵如此糟蹋粮食,郑板桥心想,我初到此地,这奢侈浪费之风泛滥,必须肃清。过些日子,郑板桥回请他们吃饭。席间,特地安排了当地没有的泥螺。这些人从没见过此物,自然不敢下箸,但看看郑板桥那边吃得津津有味,也学着将泥螺夹进嘴里吃了起来,因看不清郑板桥将泥螺用马蹄袖遮掩着拢到唇边的吃相,不知吐壳,也不知把泥筋吐弃,结果连螺壳带泥沙统统吃嚼咽进肚里,弄得满嘴碎壳泥沙,洋相出尽。最后郑板桥告知他们正确的吃法,并教育这些官员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应当珍惜。此后,这一馒头擦筷子的暴殄天物之举杜绝了。

浅灰色薄薄的泥螺壳不能包被全部身体,腹足两侧的边缘露在壳的外面,并且反折过来遮盖了壳的一部份。谜中将泥螺的这一独特形象,拟人化作穿件衣裳(喻指泥螺那层透明的呈卵圆形的贝壳)衣服敞开半边歪(隐喻其壳不能包被全身)的小歪郎(舟山方言,即小男孩)。

谜里运用隐喻描摹拟人的谜法,将泥螺化身的活泼调皮的顽童小歪郎,在疼爱他的爹娘面前撒着娇的童稚之情,展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他)虽强头倔脑,傲睨自若,却极具淳朴可爱个性。按常理,一般动物血管里流动的是血,泥螺却不墨守成规,随波逐流。其偏偏只流那亮晶晶粘连的粘潺(粘液),颇具幽默风趣之味。

泥螺谜语,据拟人状物谜法,作诙谐神奇描述,玄机运巧妙,形象化新貌。幽趣浓郁处,直令人忍俊不禁。

海螺谜语

尖尖宝塔五六层,和尚汰横漫步行,一顶圆帽半遮面,听见人来快关门。(猜一海洋生物)

谜底:海螺

俗谚说:三月三,黄螺爬上滩。每年农历三四月份,在舟山海滩上,一种叫做黄螺的小海螺就会爬到礁石产卵。谜中的海螺是一种俗称瓦螺的大海螺,古称贝、蠡,贝壳边缘轮廓略呈四方形,大而坚厚,呈灰黄色或褐色,壳面粗糙,具有排列整齐而平的螺肋和细沟,壳高达10厘米左右,螺层6级,壳口宽大,壳内面光滑呈杏红色或灰黄色,有珍珠光泽,可做工艺品。

海螺自古为佛教法器之一,宋代陈旸《乐书》梵贝条有:贝,蠡之大者也。今之梵乐用之以和铜钹,释氏所谓法螺。

海螺属于唇振气鸣乐器,在浙东民间器乐合奏《舟山锣鼓》中,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在没有对讲机、单边带的昔日舟山渔场,海螺如军队的军号那样,被用作海上必备的联络通讯工具。每当渔汛季节,海上低沉、宏亮、悠扬的螺号,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海洋之声。舟山地名中有普陀的螺门,定海的螺头等。

天生弯弯曲曲,五六个向外膨胀的螺壳层,经谜中浪漫构思,状物化作一座五六层楼高的宝塔。蠕动爬行着的海螺躯体,被拟人化作一位自宝塔中出门,漫步行进于清水汰横的和尚。尊称和尚的本意,并不限于出家男子,也可喻指出家女众。海螺的厣片,即舟山方言俗称的衣盖头,则形象成了一顶大大的半遮面的圆僧帽。安详恬然地在汰横漫步行的海螺,忽闻撮(捡)螺渔民寻觅过来的脚步声(听见人来),惊恐中本能地唰地一下,快速缩进螺壳宝塔内关门(厣片收缩)藏匿。

微小的螺壳在谜中幻化作巨大的宝塔,小小的海螺身躯化作大大的丈二和尚。此于常理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但佛教禅理中,广狭、巨细,均能相容自在,融通无碍,所谓纳须弥于芥子。此谜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寓意恰当,合乎禅理谜理,增添谜语浪漫意蕴。

海螺谜语拟人状物,形意恬然;托物喻景,生动丰满;夸张比喻,浪漫谐趣。运化随心,哲理禅理俱臻。

蛤谜语

生对翼梢勿能飞,既当衣裳又作房,宁让潮水氽下海,勿叫太阳晒干房。 (猜一海洋生物)

谜底:蛤

生在蛤身上开合自如的两片美丽的贝壳,在谜中被夸张地状物成了一对安常理能翱翔海天的翼梢(舟山方言,即翅膀)。但坚厚沉重的贝壳翼梢,根本勿能飞。鸟类用漂亮的羽毛当衣裳,谜中的蛤蜊则将喻指翼梢的贝壳既当衣裳又作房,可谓一物两用,省却了现实生活中无房族和房奴的无奈和烦恼。

谜中的潮水即海水,蛤离不开海水,如谜中描述宁让潮水氽下海,潮水中的蛤生活自由自在;一旦被外力冲上岸,或被渔民抲上岸,离水于阳光下,就会叫太阳晒干房,成了蛤干了。谜语构思诙谐,趣味浓郁。

苎萝浣纱越溪女,美人妙计倾吴宫,冤沉大江落海滩,常吐香舌诉冤情。(猜一海洋生物)谜底:西施舌。

海滩上的贝类——西施舌,小巧玲珑,呈厚实的三角扇形,淡黄褐色,顶端有点紫。张开两扇贝壳,内有三角形似的嫩肉,肉体中有一小截乳白色肌肉伸出壳外,形似一条雪白的小舌头,故人们给沙蛤起了个美艳的别名——西施舌。传说凄婉美艳,引人遐思。

民间传说,春秋时,越王勾践借助美女西施之力,行使美人计灭了吴国,将吴王夫差发落迁居甬东。近代一些大型辞书定论:甬东就是舟山定海。现在定海境内有甬东村甬东桥甬东庄等,其中甬东村村名最为古老,作为一个行政村保留至今。

大局既定,越王正想接西施回国,越王的王后怕西施回国会受宠,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叫人绑一巨石于西施背上,沉她于江底。西施死后化为这贝壳类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尽诉冤情。一路向东,流落海滩。谜语借典喻事,向我们隐喻展现了春秋时期,那段吴王夫差和舟山甬东割不断,理还乱,扑朔迷离的历史谜团,令人触景生情,发思古幽情。

蛤类谜语状物描摹刻画,借典指事喻意,神形唯美颇具空灵意境,让人心动神怡,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