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儿童的谜语带详解(二)
1、红衣小姐上高台,五个姑娘扶上来,一阵心头痛,眼泪落满怀 (打一物)
2、两只燕子着地飞,早同去来夜同归,皇帝老子要我送,千金小姐要我随 (打一生活物)
3、中间是画,四边长牙,有它飘洋过海,无它难走天下 (打一物)
4、乌云里面把身藏,不知它是啥模样,它的脾气特别暴,生起气来隆隆叫 (打一自然物)
5、七长八短,冒尖一碗,双手一捧,呜哇叫唤 (打一乐器)
6、两头尖尖白如银,世上无我难做人,但得有人猜着我,要算世上聪明人 (打一物)
7、两岸人马一般多,拉拉扯扯一条索,后退的,心中乐,前进的,莫奈何 (打一体育活动)
8、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打一自然现象)
9、头大身长脖子细,它到田庄去学艺,杀了曹操一家人,单单留下苗广义 (打一物)
10、竹家娘子细细腰,脚跟生来都是毛,做起事来脱衣裳,走起路来扭又绕 (打一文具)
11、砍棵菠萝树,做个菠萝床,菠萝菠萝睡一床 (打一学习用品)
12、乌江里面白浪翻,一条白龙下江来,硬棒棒进去,软腾腾出来 (打一面食)
13、敲锣打鼓闹纷纷,半似兽来半似人,内外生成六只耳,外耳不闻内耳闻 (打一民间艺术)
14、生就一张圆圆嘴,光啃木头不喝水,娃娃写字常请它,请它出来啃几嘴 (打一文具)
15、宝宝肚里无心肝,不吃奶奶不吃团,养到三年六个月,称称勿满一斤半 (打一玩具)
答案:
1、蜡烛。传说在先秦上古时期,有人把艾蒿和芦苇扎成一束,然后蘸上一些油脂点燃作照明用,后来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芦苇用布缠上,里面灌上蜜蜡点燃,这便是蜡烛的原形。
2、鞋子。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发明了毛皮鞋子。
3、邮票。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
4、雷电。晴朗的夏天、烈日当头,地面受到持久暴晒,靠近地面的潮湿空气的温度迅速提高,人们感到闷热,这是形成热雷电的必要条件。
5、笙。笙,是中国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春秋战国时期,笙已非常流行,它与竽并存,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而且也有合奏、独奏的形式。
6、米。米,又称大米,是人类的主食之一,就品种而言,大米有粳米、籼米和糯米之分。
7、拔河。拔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拔河这项活动,不过在那时不叫拔河,而称为钩强或牵钩,后演变为荆楚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
8、影子。影子是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线的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它是一种光学现象。
9、锄头。曹与草谐音。
10、毛笔。毛笔,初用兔毛,后亦用羊、鼬、狼、鸡、鼠等动物毛。笔管以竹或其它质料制成。
11、算盘。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中国人在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的,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重要的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是全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
12、做面条。由于古代中国食品卫生条件较差,相对于其他食品而言,经过煮沸的面条最为洁净,可以极大地减少肠胃疾病的发生,因此面条成为中国最常见的食品之一。
13、舞狮。舞狮起源众说不一。神话传说是以前山中出现狮子,吃掉村庄内的村民,后来村民学会武功,格毙狮子,村民模仿狮子的形态而成为舞狮;亦有神话版本说是如来佛把狮子引走,因此南狮中常有大头佛引领狮子。亦有传说有村民以纸扎狮子及锣鼓驱走年兽,演化成为舞狮。
14、铅笔刀。刨笔刀是供削铅笔用的一种文具。用它削铅笔就像用刨子刨木头一样,是顺着削的,既能把铅笔尖削尖,又不易炸条。
15、洋娃娃。洋娃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玩具,原本意指用布或塑胶制成的西方小孩形象的玩偶,後来泛指模仿人、动物造型的玩偶,又称作布偶、娃娃,是儿童主要的玩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