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北京在哪里?这两件文物为你揭开谜底
北京是我国最早的城市之一,它最初究竟建在哪里?一直没有定论。1986年,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1193号大墓,出土了这两件文物:克罍(lei)与克盉(he),才有了个实锤的说法。
一、克盉与克罍
克盉,酒器,圜顶盖,盖顶正中置半环形钮,盖沿处置一半环钮,上有环链与鋬相连。侈口、方唇、直颈,前有管状流,后有兽首鋬,鼓腹、分裆,下接四圆柱足。
盖钮两端各有一对凸目和角组成的兽面,盖沿及颈部均饰以云雷纹为地的四组长尾凤鸟纹,腹部光素。盖与器口内壁各铸有相同阴文铭文各43字。通高26.8厘米,口径14厘米。
克罍,酒器,弇口,圆肩,鼓腹,圈足,有盖。双兽首耳,衔环。一侧下腹部有一兽头形鼻,盖及器身肩部饰圆形涡纹,颈部及腹部各饰一凸纹和凹弦纹,盖内和器壁内有相同铭文43字,记载西周初年周成王册封燕侯,以及授民授疆土的史实。通高32.7厘米,口径14厘米。
二、克盉与克罍与北京城考古有什么关系?
原来,在克盉和克罍的内壁,铸刻着相同的43字铭文,铭文的主要内容是讲,周王在分封仪式上,褒奖了太保召公奭(shi)的功德,并且将召公分封在燕国作侯;但是实际就封的是克,同时还赐予了一些部族由燕国来管辖。
太保召公奭(shi)与太师周公旦都是西周开国重臣,共同辅佐周武王和周成王治理国家,地位非常高。司马迁《史记》也记载,最初周王是将燕国封给太保召公奭,但太保位高权重,还要继续留在都城辅佐王室。
于是,召公长子克代替他成为第一代燕侯。召公的儿子克非常荣耀,将这件事记述在青铜器的铭文中,克盉与克罍也由此得名。召公奭的儿子克,是最早建立北京城的人,而琉璃河一带就是最早的北京城所在。
三、琉璃河遗址的发现
1944年,华北洋灰公司在房山的琉璃河建设水泥厂。因公司向中国银行贷款,银行派经理吴良才经办。
吴良才到琉璃河后,从乡民手中买到一大包陶片,带给著名考古学家、时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的苏秉琦。
上世纪50年代后,经数次考古发掘,确认这里是燕国最早的都城——燕城。
1962年,在苏秉琦先生提议下,北京大学考古系对琉璃河遗址试掘。
1972年,考古部门正式开始挖掘,在这里发现了北京最早的城墙,将北京建城史推到3000年前。
一般认为,燕国在此地定都300多年,到了公元前698—691年间,在山戎压力下,迁到临易(今河北易县一带,距后来的燕下都不远)。山戎或为匈奴一支,曾建孤竹、令支、屠何、无终等国。
临易近齐国,齐桓公出兵,北伐山戎,山戎走,令支、孤竹遂亡。
上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延庆张山营镇发现了山戎墓葬群,基本证实了这段历史(尚有争议)。
琉璃河遗址是迄今西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唯一的一处城址、宫殿区和诸侯墓地同时并存的遗址。作为三千多年前北京城市的源头、西周燕国的都城所在地,琉璃河遗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