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正本敬初:夏朝之迷,迷在人的执念,其实谜底就在谜面之上
奇妙知识季大家好,我是公子玉。
按照传统说法,夏朝废禅让制为世袭制,开始父传子,家天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由此建立,共立国四百多年,传十七王。
但夏是个迷雾重重的朝代,存在有很多争议。
有些争议是被西方傲慢论洗脑出来的,有些争议是砖家学术探讨型的,有些争议是纯粹脑残粉带流量节奏的。
话题也往往围绕有没有夏朝、有没有禅让、谁建立的夏朝、夏道遵命等几个问题上展开。
其实,夏的迷雾,迷在人的执念,诸多谜底都在谜面之上,但很少有人看出谜底。
先说第一个,开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究竟是谁?换句话说,夏朝究竟是谁建立的?
有两种论调,
一个是禹,大同时代的最后一位酋长;
一个是启,私有时代的最初一位帝王。
现行人教版课本写的就是夏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而人民版教材则写的是夏启建立了夏王朝。
有这种事情千万不要奇怪,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就曾经把《出师表》躬耕南阳注释为:
南阳,郡名,今湖北襄阳一带。
45000平方公里的南阳郡,居然在685平方公里的南郡襄阳境内,人教版究竟是自己很傻很天真,还是认为读者很傻很天真?
到底是禹还是启呢?
支持夏是由禹建立的,主要认为禹通过疏川导滞,钟水丰物,使居民降丘宅土,为其部落公有权力私有奠定了经济基础,禹得到民众拥护,被称为夏后氏,成为了诸夏之族最高君长,并在登封县告成城这个地方建都。
为巩固王权,禹又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与邦国首领会盟,众多部落的首领对禹朝贡,行臣服礼节,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
因此这称涂山之会,就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
禹死子启继位,只不过是对剩余残余不服势力进行打击,正式确定了世袭制,进一步巩固了王权,从此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支持夏是由启建立的,主要认为 在禅让制的权力交接过程中,禹的儿子启取代了禅让继承人伯益成为新的君主,中原部落联盟酋长一职由禅让变为父死子继,这是把一国变成一家私有的开始,标志着我国的第一个国家--夏王朝诞生。
范文澜先生就是这么认为的。
哪一种更合理呢?
我认为,这看如何认识公有制、私有制,以及对代表事件的认定。
《礼记·礼运篇》所说,禹以前是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财产公有,属于大同社会;禹以后是财产私有,有阶级,属于小康社会。
因此,禹在位的时候,涂山会盟,划九州,铸九鼎,征讨三苗,杀防风氏,这些事情,仍都处在公有权力、私有权力交接期,部落权力代表的性质还未根本改变。他也没有禅让制度,只不过他是大同时代最后一位大酋长罢了。
禹作为部落联盟首领时,并没有传给儿子,将一国据为己有,而推举的接班人是皋陶,可惜早卒了,再推的伯益没有玩过启,才导致启取得了王位,结束了公天下,开启了家天下,
启在都城阳翟召集诸侯,举行盛大的钧石之享,才是权力归私,确立私有制的标志,小康时代应是从启开始的,夏朝理应是启建立的。
其实,三国时候的曹魏代汉,可以很好类比这个事件,
都说曹操有心篡汉,但最终执行这是曹丕呀,即使曹操前期做过再多的铺垫工作,问题也不是他动的手呀!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因此,人教社的说法,一如既往的不靠谱。
夏启开国的过程也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记载很儒家,温情脉脉,记载说:
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说的是禹死后,启虽然民意很高,但按照禅让惯例避位,让伯益作君主,可惜因为益自身原因,大伙都不服他,结果诸侯都依附到了启的根据地,所以启就即了位。
是不是很熟悉的味道,不是我夏启想要当君主,是百姓支持和臣下拥护,我赶鸭子上架,很无奈,不当不行呀!
第二种记载很血腥,《竹书纪年》记载说:
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
意思是说,是伯益先动的手,挑起战争,囚禁了启,启暴起反杀,进而夺取帝位。益已经是领导人了,对付启肯定是启的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由此可推启的抗衡实力不容小觑。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也记载说:
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意思是说,大禹禅让伯益之后,是启的拥护者联合起来造益的反,攻益后再玩黄袍加启身的把戏,只不过这一说法中,启并未动手,不过用脚想想也知道他是幕后操纵者。
第三种记载很厚黑, 《韩非子》记载:
言禹传位于益,终令启取之。
《战国策》记载:
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这种说法明显是把大禹描写成了曹操,篡位的小心机写的很传神,大禹传位伯益,而非夏启,是妥协,更是暗招,明面上让位与益,可暗中为启培植势力,帮助启在自己死后篡班夺权,而自己却可以美名远扬。
大禹就是个厚黑专家,达人秀啊,照这样推论,三过家门而不入想必也是场秀吧。
由此看来,夏启开国的斗争,主要集中在与大禹治水的助手益身上,益这个人也不简单,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予嬴姓,对,秦始皇的祖宗就是他。
这三种不同观点,中国人吵了几千年,其实在我看来,根本就是一回事。
在同一个故事里面,分别截取不同的场景和画面为自己的观点服务,这样就让后人读起来感觉好似盲人摸象,无法窥到全貌。
接下来我们就复盘一下这个故事。
禹生前宣布皋陶为接班人,可惜禹还没有死而皋陶却先挂了,于是禹又宣布伯益为接班人,继承自己的大统,这是事实,但是大禹经常带着启从事行政事务,也是事实。
立伯益为接班人,却把军政大权交给了儿子启,而且外出的时候,常常带着儿子夏启。这个历史的细节,就埋下了禹无意间为禅让制覆灭的祸根。
你可以理解为大禹没有私心,带儿子从政也是敬业奉献,为人民服务有担当,对;你说他有私心,让益接班是权宜之计,跟着历练是积攒人脉,也对!
因为这种事,就看你怎么想了。你是什么,就是什么,你若光明,这个世界就不会黑暗,你若暗黑,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阴影。
关键是禹死后,
伯益心想,当初舜上位, 客套了一番,先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 最后,还是虞舜做了帝王:禹上位,客套一番,先让位给舜的儿子商均,最后,还是姒禹坐了帝位。
前有车,后有辙,现在轮到自己了, 当然也要学着先辈的样子,躲避起来客套一番了。不管你启势头猛不猛,我益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我等民意,帝位早晚是自己的。
于是,伯益就位给禹的儿子启,自己主动离开首都,回到箕山之南,等着大臣们来请自己回去继位。
可惜, 他没有等来夏启对他的客套,也没等来百姓拥戴他出山,伯益天真了,玩砸了。
他不懂,民意有时是靠不住的,支持者多并不能说明正义就在多数者那里。
有时候民意是很廉价的,民意是贴有价格的,在利益面前,民意往往就成了掩盖各种潜规则的遮羞布而已。
他不懂,他以为规矩是用来遵守的,而对有些人来说,规矩是用来破坏的, 破坏规矩的人,才是利益最大的受益者!
伯益并非无德无才,而是兢兢业业为国家出力,但由于伯益辅政时间不长,恩泽未布,威信不高,加上启的私下运作,四方诸侯都不去朝拜他,而去朝拜启,说:启是我君帝禹的儿子啊(《孟子》), 于是,启就继位,成了天子。
假如伯益没有假惺惺地避居箕山之阳,而是按照禹的禅让坚决继位,禅让制一定还会继续延续若干年,中国历史还不至于早早进入家天下王位继承时代。
但是,伯益偏偏假惺惺地避居箕山之阳,让中国古代史从此进入了一个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
从此之后,历史上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事情越来越多。
公元8年,西汉的孺子婴被禅让给了新朝的王莽;
公元220年,东汉献帝刘协被禅让给了曹魏文帝曹丕;
公元265年,曹魏元帝曹奂被禅让给了西晋武帝司马炎;
公元420年,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被禅让给了南朝宋武帝刘裕;
公元479年,南朝宋顺帝刘准被禅让给了南朝齐高帝萧道成;
公元502年,南朝齐和帝萧宝融被禅让给了南朝梁武帝萧衍
公元557年,南朝梁敬帝萧方智被禅让给了南朝陈武帝陈霸先
公元581年,北周静帝宇文衍被禅让给了隋朝文帝杨坚
……
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再也无法盖上了!
可以想见,拥有合法王位的伯益,能甘心被大家冷落吗,于是伯益便开始动手了,做了一些不利于夏启的小动作。最后,伯益恼羞成怒,召集自己的东夷部族率军向夏启杀来,企图夺取王位。
夏启肯定是早有防备的,于是双方的火拼就开始了,至于是马仔出面,还是夏启亲自操刀,这个一点也不重要,表现形式而已。
结果是夏启使用武力杀死了伯益, 从此,启用武力开启了王位由父子世代相传的世袭制,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被天下为家的奴隶社会所代替。
史书记载的不同观点,其实根本就是一回事,同一个故事。
史书的作者是有立场的,都是择其有用的观点而用之,择其不利的观点而弃之。
在同一个故事里面,分别截取不同的场景和画面为自己的观点服务,这样就让后人读起来感觉好似盲人摸象,无法窥到全貌。
同时我们要看到, 在益和启的时代,传统习俗已被新的价值观念取代, 禅让虽是一种制度,但是,关键还在于继承者是否具有威望,关键还在于继承者能否收揽众心。
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他得天下靠的什么天意,而是血缘关系。
这个我们说的主题是不是跑偏了呢?如果偏了,史书为什么记载说夏道遵命呢?
因为,事情还没完。接下来发生了甘之战。
欢迎关注公子玉,金玉良言的玉。